来了!全力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江西要这样干!
今天下午,江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邀请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殷美根,江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王亚联,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和平,江西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谢一平,南昌海关党组书记、关长张格萍对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新闻发布会现场
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是重大国家战略!
今年4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4月25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全国第3个、中部首个国家级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继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后又一个覆盖全省范围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我省实现“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的重大机遇。试验区从正式申报到获批,仅用一年零一个月时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江西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老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充分体现了国家发改委等国家部委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鼎力支持。
抓住机遇 释放潜力!
开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优化我国区域开放新格局。当前,我国内陆地区开放水平整体偏低,对外开放重点难点和短板弱项主要在内陆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将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主阵地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纵深拓展,有利于内陆地区更好融入全球经贸体系,优化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高水平开放布局,也将进一步宣示我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②有利于试验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召开的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中部地区要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吸引承接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要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走向世界大舞台、国际大市场,把品牌和技术打出去。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可为引导沿海地区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提供新示范,避免我国实体经济过早过快向境外转移,为中部地区通过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积累新经验。
③有利于探索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近年来,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前列,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部分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繁重。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提升革命老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业发展效益和营商环境水平,为全国其他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通过开放更好融入国内外市场、发展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
④有利于开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江西资源丰富、要素成本较低、承载空间较大,尤其是作为沿海腹地、内陆前沿,紧邻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发达地区,“连南接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可进一步挖掘江西与周边省份合作的潜力,推动承接沿海产业集群式转移,吸引更多先进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江西集聚集中,增强发展动能、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战略定位为“三个区”
①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拓展区。充分利用江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对外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合作新模式,对接科技创新资源,形成交通互联、产业互补、要素互融、成果共享的协作关系。
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重要示范区。显著改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打造国际协同创新创业合作平台、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平台、省际开放合作示范区等功能性平台,推动革命老区更好融入国内外市场、发展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探索解决相对贫困。
③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支撑区。加强与中部地区各省交流合作,探索实施适合内陆地区特点的开放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省际合作模式,加强对话交流、协商重大事项、强化规划衔接,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提供有力支撑。
江西集中力量打造四大开放门户
南昌都市圈重点打造成为对接长江经济带的先行区,赣南地区重点打造成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赣东北地区重点对接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城市群,赣西地区重点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集中力量打造南昌、赣州、九江、上饶四大开放门户。
五大举措!
提供保障支持
一是建设开放通道。优化通道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以水陆空运输无缝对接、铁海江海多式联运和通关一体化为特征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向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向东对接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向西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向北对接京津冀地区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开放通道。 二是打造开放平台。进一步提升各类开放平台的功能定位和作用,鼓励实现错位协调发展,促进各开放平台在政策要素、信息物流、产业发展上协同合作。加快南昌、赣州和九江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推动江西井冈山出口加工区在条件具备时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尽快完善南昌航空口岸、九江水运口岸各项功能。鼓励现有各类指定口岸共用查验设施,促进开放平台扩能提效。 三是培育开放主体。加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促进加工贸易向价值链中高端升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企业提高技术含量、提升产品质量、创建自主品牌、建立营销网络、提高自营出口比重。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进入关键零部件和系统集成制造等高端环节,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四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大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与试验区建设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标准化。推动关联、相近类别的审批事项全链条取消、下放或委托。实行建设项目联合验收,实现“一口受理”、“两验终验”。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为支撑,建成“赣服通”升级版,打造全国“一网通办”标杆。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以评促改、以评促优。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不断提升监管和服务水平。 五是融入国内外产业链价值链。以开放为产业赋能,以合作发挥比较优势,聚焦“2+6+N”产业体系和六大优势产业,实施铸链强链补链扩链工程,提升我省产业链竞争力,做大做强我省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例如,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产业合作,承接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式转移,深化在感知交互、虚拟现实应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快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深化基因工程等领域开放合作,逐步向优质仿制药制剂、原研药制剂等环节延伸。推进中药经典名方产业化,研制一批现代中药新品种。支持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建设新能源产业集群,向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环节延伸。
四大新动能!
全力推进试验区建设
(一)对接两个大局。一个是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大局,拓展深化与日韩、东南亚、非洲、欧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投资、贸易、项目合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另一个是对接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大局,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推进产业对接、项目对接、平台对接、通道对接。 (二)推动三外联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开展电子信息、航空、中医药等一系列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5020”重大产业项目。完善推广数字外贸平台,统筹推进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稳住外贸基本盘,提升国际市场份额。以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投资合作为主体,推动产能合作、资源合作,带动项目引进、商品出口,形成外资外贸外经联动发展新格局。 (三)培育四大新动能。一是培育跨境电商。推进南昌、赣州、九江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推进南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二期建设,打造新的增长点。二是培育口岸经济。着力打造南昌昌北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赣州国际陆路货物集散地、九江水运区域航运中心,大力发展货运包机、定班航线,稳定开行赣欧班列、铁海联运、水运“天天班”,推进货代、跨境物流、金融服务等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口岸经济产业聚集。三是培育会展经济。推进“一城一展”“一产一会”,引进大型展会,办好节庆赛事,培育一批组展、设计、搭建服务企业,打造会展产业链条。四是培育数字经济。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商务领域应用,发展电子商务、云上招商、线上展会,提升商务经济数字化水平。 (四)夯实五大平台。一是提升产业承接平台。申报设立江西自贸区,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二是发展投资促进平台。推动在欧美、香港、日韩、上海等境内外设立一批开放型经济联络中心,提升投资促进能力。三是打造重大活动平台。精心办好“三请三回”暨“三企”入赣大会、瓷博会、药交会等重大活动,着力推介重大项目、投资环境。四是拓展口岸开放平台。提升南昌、九江、赣州综保区发展质量,申报建设一批功能性口岸。五是推进境外合作平台。推进赞比亚(江西)工业园、江西(马来西亚)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以及德国、美国、日本(江西)公共海外仓建设运营,提升境外合作水平。
打通通道
开创“水陆空网”新格局
|来源:记者 李江敏,江西视听头条
|编辑:李露青
|审校:涂 华
|核发:赵 丹
►用模范行为影响身边人!吴晓军书记看望慰问一线劳动者和劳动模范代表
►明起,地铁1号线这个站口将临时封闭,还有南昌这些地方将实行交通管制!